东南亚的中国机遇
➤当前,中国与东盟开启自贸区3.0版谈判,与新加坡完成自贸协定升级谈判,与柬埔寨签署自贸协定,经贸合作掀起了新的高潮
➤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带动了地区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加快了东盟国家工业化进程,也提升了中国和东盟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的地位
➤目前,东盟10国均已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已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官方储备
➤迄今,中国已与缅甸、老挝、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等7个东盟国家就构建命运共同体发表联合声明、行动计划或达成重要共识,并与5个中南半岛国家携手共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东南亚与中国山水相连、利益相融、命运与共。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并把东盟视作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长期以来,中国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与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展合作,携手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以务实合作促进地区发展繁荣、以协商对话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以战略协作支持东盟中心地位,为地区国家发展带来了机遇。
▲金港高速公路连接柬埔寨首都金边和该国最大深水海港西哈努克港,是中国路桥按“建造 - 运营 - 移交”模式投资的项目
经贸合作
打造地区增长中心
发展是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所在。早在1967年8月东盟成立之初,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成为东盟的要务。冷战结束以来,东南亚国家普遍把经济外交作为对外战略的主要内容,积极推进地区一体化建设。中国本着互利共赢原则,与东南亚开展经贸合作,推动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促进地区共同发展。
1991年,中国和东盟开启对话进程后,双方的经贸合作开始加速。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
在自贸区的推动下
2013~2022年,中国和东盟年货物贸易总额从4436亿美元增长到9753亿美元;
同期,中国累计在东盟国家直接投资1352.4亿美元。
2015年1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
2023年,中国和东盟贸易规模达6.41万亿元(约9117亿美元),双方连续4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其中,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的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
截至2023年7月,中国和东盟累计双向投资额超过3800亿美元,中国在东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超过6500家,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
当前,中国与东盟开启自贸区3.0版谈判,与新加坡完成自贸协定升级谈判,与柬埔寨签署自贸协定,经贸合作掀起了新的高潮。东盟与中国的紧密经贸合作已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基建投资
深化地区互联互通
基建滞后是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之一。相关国家资金不足,难靠一己之力改善基础设施状况。
▲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第5000列发出。
中国高度重视与东南亚国家的基础设施合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后,地区国家积极响应。此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基建合作全面展开。目前,东盟10国全部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柬埔寨、老挝、菲律宾等国成为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MCDF)基金捐款方和重要合作伙伴。如今,中方投资和承建的一大批标志性基建项目,如柬埔寨的第一条高速公路金港高速公路、越南的首条城市轻轨吉灵—河东线、印尼的第一条高铁雅万高铁、老挝的标志性铁路中老铁路等开通运营,极大提升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截至2024年5月,中老铁路运送国际旅客突破20万人次,中国国内25个省区市开行的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覆盖老挝、泰国、缅甸等国,使老挝实现了从陆锁国到陆联国的转变。
▲陆海新通道中老泰跨境铁路双向班列在渝首发
此外,中泰铁路、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及南部铁路等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其中,东海岸铁路为马来西亚及周边国家创造超过1.8万个就业机会,招录属地员工累计超过6500人次,给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中老铁路
目前,连接泰国曼谷(阿披瓦中央车站)与老挝万象(坎萨瓦车站)的跨境铁路已建成通车,这将改善泰老两国间的铁路交通并连接中老铁路,增进地区互联互通。
产能合作
带动东南亚转型升级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地理相近,产业链互补性强,具备产能合作的良好基础。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东盟自贸区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红利效应持续释放,产能合作逐渐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合作的新增长点。
近年来,中国对东南亚投资的步伐显著加快,主要覆盖机电仪器设备、化学工业、金属和非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等产业,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能合作正日益深化。
一方面,中国与东盟发表了《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及《澜沧江—湄公河国家产能合作联合声明》,与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越南等国建立了双边产能合作机制,推动了大批产能合作项目落地实施。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开创了“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新模式。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
另一方面,中国与东南亚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联,实现了融合发展。中国鞋类产业、纺织服装产业、手机零部件的组装制造向越南、印尼、柬埔寨、缅甸等国家转移,都实现了互利共赢。
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产业合作不断深化。比亚迪、长城、上汽通用五菱、吉利等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陆续在东南亚建厂、采购、销售。其中,长城汽车在泰国、马来西亚、老挝和文莱市场已实现常态化运营,并拟于2025年在越南设立组装厂,辐射周边国家。
▲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工厂
中国—东盟产能合作带动了地区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加快了东盟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也提升了中国和东盟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的地位。
金融合作
稳定地区环境
金融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济、贸易与投资合作的重要支柱。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就与东盟国家启动了金融合作。2000年5月,“东盟+3”财长会议在泰国清迈签署了建立区域性货币互换网络的清迈倡议。2010年,东盟与中日韩等国推进清迈倡议多边化进程,弥补了区域流动性资金的供需缺口,提升了区域金融一体化水平。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共建国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目前,东盟10国均已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已将人民币纳入官方外汇储备。中国与柬埔寨、印尼、越南签订双边本币结算协议;与印尼、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与马来西亚探讨贸易本币结算方案。同时,中国还在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建立人民币清算行。
相关数据显示,2013~2022年,中国与东盟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增长近20倍。截至2022年末,中国—东盟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金额超过8000亿元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3月,清迈倡议多边化(CMIM)协议特别修订稿正式生效。此次修订主要内容包括:在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中增加本币出资条款;将清迈倡议多边化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贷款的脱钩比例从30%提高至40%。
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有助于稳定地区金融环境、减少美元政策变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本币的稳定性。
金融合作深化带动了东盟推进本币交易、摆脱美元负面影响的进程。2023年,东盟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批准建立东盟范围内的本币交易框架,东盟峰会则发表了关于推进区域支付互联互通和促进本币交易的宣言。印尼宣布成立“本币交易国家特别工作组”。马来西亚提出“增加本币结算”倡议,其总理安瓦尔在与我领导人会晤时呼吁建立“亚洲货币基金”。
▲在马来西亚彭亨州马中关丹产业园联合钢铁(大马)集团公司工厂,一名中国员工在主控室工作
战略协作
支持东盟中心地位
东盟中心地位是亚太地区历史发展的特定产物,也是东亚合作的重要支撑。冷战结束以来,东盟凭借“东盟+1”“东盟+3”“东盟+8”等一系列以东盟为中心的多边机制,积极与大国开展各领域合作,使东盟成为亚太地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积极推进与东盟的战略协作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以东盟为中心的地区多边机制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长期以来,中国支持东盟坚持战略自主、开放包容,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支持东盟在区域架构中发挥中心作用和领导力,并在东盟与中日韩合作、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亚洲合作对话、亚太经合组织等合作机制中与东盟保持沟通与合作。
同时,中国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尊重和支持东南亚国家以不干涉内政、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通过对话处理分歧为主要内容的“东盟方式”处理地区与国际事务,助力东盟应对美国“印太战略”的冲击,缓解地区国家“选边站”的压力,维持地区战略稳定和以东盟为中心的地区秩序。
迄今,中国已与缅甸、老挝、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等7个东盟国家就构建命运共同体发表联合声明、行动计划或达成重要共识,并与5个中南半岛国家携手共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必将建成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上一篇:椰子界的好消息!印尼多举措推动椰子产业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版权所有: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秘书处 桂ICP备05008372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18号 技术支持:广科网络
地址:中国广西南宁市白云路6号 电话:86-771-5772851 传真:86-771-5719812 邮编:530029